平时我们经常接触的药物剂型主要是普通的片剂、胶囊剂。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很多药物制成了缓释片(胶囊)、控制片(胶囊)、肠溶片(胶囊)、泡腾片、分散片、咀嚼片、多层片、植入片等等。
正确的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药品对人体的损害,还可以增强药品的疗效,可谓是事半功倍,下面介绍以下几种特殊类型制剂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
1、缓释及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是指口服后,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制剂,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与相应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控释制剂是通过控释衣膜定时、定量、匀速地向外释放药物的一种剂型,使血药浓度恒定,无“峰谷”现象,从而更好地发挥疗效。由于缓控释制剂是通过控制释放的衣膜或者的骨架结构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掰开或嚼碎后失去了缓控释功能,使药物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出来,血药浓度迅速增高,可能会引起毒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时不宜掰开或嚼碎服用,应整片吞服。
2、肠溶制剂
肠溶制剂系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胃中不释放或是几乎不释放药物,而进入肠道中,在肠的某部位能大部分或全部释放药物的制剂,属于迟释制剂的一种。肠溶制剂可有效地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可以避免胃内的酸性环境对某些不稳定药物的破坏。可有效的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肠溶制剂是通过将外表面包裹肠溶衣膜来实现在胃内不释药而在肠道中释放药物的目的,所以在使用时应整片吞服,不可掰开、嚼碎、研磨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餐前空腹服用以及不宜与抗酸药及抑酸药同时服用,因为以上做法会改变胃内的酸性环境,引起胃内的PH值升高,导致药物在胃内释放,影响药效的发挥。
3、泡腾片
泡腾片是指片剂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的片剂,泡腾剂型使药物能够迅速的崩解和溶化,药物能够迅速的发挥疗效,除此之外,经过调味后的泡腾片,口味更佳,良药不再苦口,增加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特别适用于儿童、老人以及有吞咽困难的患者。在使用泡腾片时需要注意,内服的泡腾片不可以直接吞服,需要等泡腾片完全溶解后再饮用。因为泡腾片中含有大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遇到口腔唾液会迅速崩解,从而产生大量气体,进入胃肠道后会引起腹痛腹胀或打嗝,若进入呼吸道可能引起呛咳,甚至影响呼吸。除此之外呢,泡腾片应现喝现泡,放置时间太长,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素会因为氧化而失效。例如,我们常见的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不耐高温,易氧化,现喝现泡才能够保证药效。另外,泡腾片的储存也需要注意,置于干燥处,避免受到阳光直射。
以上是几种特殊剂型的普遍使用方法,但因不同的药物而异,所以在使用药品前应认真地阅读说明书,避免因为用法错误导致药效减弱,甚至对人体造成损害!
(临床药学-王硕药师)